由于水利监控设备建设区域涵盖范围广泛,有些甚至会建设于偏远的山区,并且面临狂风暴雨等恶劣天候,因此,在实际应用建设上,便充满许多考验。
水利安防监控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
那么,通常工程商与使用者经常遭遇哪些问题?他们又需要哪些更好的解决方案呢?
严苛户外环境 画面不清
Q:水利监控设备的建设环境,大多长期曝晒于户外恶劣应用环境,因此,往往面临较严苛的考验。且由于河川涵盖领域广泛,而上游地区位于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外,路灯数量通常存在较少,因此,有些安装于河川上游的摄像机在白天光线充足时可获取清晰图像,但是,夜晚天色昏暗时就会面临光线不足的问题,无法拍摄到清晰的影像。
在暴风雨天气,若雨势太大,也会影响摄像机的镜头视线,仅能搜集到模糊的图像,就算视频图像能够顺利传输到集控中心,管理者也无法看到清晰的图像。虽然摄像机已在镜头前方装设小雨刷,还是无法完全解决此问题。
A:在项目设计规划时,需要建议搭配传统灯光、红外线灯光、射灯等辅助光源,但是,由于监控范围太大,若拍摄距离太遥远,补光效果不佳,仍会导致图像不清楚,还浪费了高昂的成本。
因此,除了在有需要加装辅助光源时,注意光源的设置高度与位置外,更重要的是在采购时,就必须特别要求摄像机的低照度要达到一定的水平,当摄像机的夜视效果够好,相对就能节省不必要的辅助光源开支。
气候恶劣 摧毁布线
Q:当强烈台风来袭,造成严重灾情时,使用单位最需要通过现场监视画面,分析目前灾情状况、需要采取哪些应变措施。
但是,当出现狂风暴雨时,有时风速太强,就会摧毁当初架设的传输线路,导致讯息无法顺利传递至集控中心,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夏天常见的台风天。一旦传输线路毁损、无法传输,即使前端采用多么高级的监控摄像机,其实也无用武之地,而这往往是使用者心中共同的痛。
A:某系统集成商(SI)表示,其实建设水利监控设备,最大困难点就在于供电及传输布线。目前水利应用环境大部分仍为有线传输系统。为了避免线材遭雨水、强风破坏,耗损大量布线成本的问题,有些业者建议可采用无线传输的解决方案,节省布线及线缆维护费用。值得兴奋的是随着3G技术的成熟,3G网络传输的应用,无疑将极大的加速无线传输技术在水利安防监控中的应用,大幅降低布建成本后,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线路被摧毁的问题。
还有,用户应该要充分了解应用环境特性,招标前可与SI详细沟通,该环境特性为何,才能便于规划具有特殊功能的摄像机,符合环境需求。
花多少经费才算“合理”?
有时候SI帮助使用单位规划好之后,使用单位刚开始也认同这些设计,但是,最后却因为“价格太高”而不愿意买单。有趣的是,到底应该花多少钱建置一套监控设备才算“合理”呢?
其实很难说出明确的数字,原因就在于,安全是一种概念,存在许多无形的成本,与其要求一个“公道”的价钱,不如应该从“合理”的“价值”去思考。
使用者应该先比较解决方案设计的合理性,及产品质量和适用性,再从中选取价格较优惠的方案,而非把两种设计概念、成本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摆在同一个天秤上比较。
所谓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,若一味贪图低价,建设不合适的方案,后续可能潜藏更多维修与服务不良的问题,更严重的是,当发生紧急事件时,无法提供清晰图像,延误灾情抢救,那么将蒙受更大的损失。
如果最后回归现实的原因,还是没办法选择适用但较高价的解决方案,也可以退而求其次,在相同架构下,选择其它品牌产品,也同样可以有效防灾。
该选择高分辨率摄像机吗?
随着高清趋势兴起,有些水利单位使用者也逐渐提出希望安装高解析(HD)或百万像素摄像机来监看大范围环境的需求。目前,在水电站重点部位的监控中,高清摄像机已经开始在部分点位试用。
不过SI要特别提醒使用者,由于高分辨率摄像机在视频编解码时,比一般摄像机需要消耗更大功率,因此运作时,温度往往就可能超过40℃。
若将此摄像机安装于户外,由于本身机体温度较高,加上太阳曝晒后,温度更急速增加,比较容易损坏。因此,建设前应该要谨慎评估,建设于此的摄像机是否符合其环境温度,若一定得装配如此高分辨率摄像机,也必须请SI提出配套的散热、降温措施。
因地制宜 建立安全防护效益
由于各地河川的环境气候各有其特色,因此,若要建设河川中下游的安全监控设备,不仅要思考该如何面临气候考验,还必须符合人为环境的特色。
因此,使用者应先了解环境的特色,且在建设招标前,与SI充分沟通,才能建设适合该应用环境的设备。